夏日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窗棂,洒在我案头的笔记本上。我顺着柔和的光线望去,在那本黑色封皮的书面上,写着的是“纪检人培养手记”几个沉甸甸的大字。渐渐地,我的思绪也随着它飘向了心河的最深处……那是我在“青蓝工程”传帮带活动中留下的足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工作与生活。
理论之“剑”,碰撞思想的火花。记得参加第一次青年座谈会,我们新进纪检监察干部围坐在一起,导师手中拿着一本《纪检监察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知识点汇编》。围绕“纪法衔接”这一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其间,我将内心疑问抛向导师:“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的纪法衔接条款?”导师则为我耐心解答。他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的迷雾。那一刻,我才懂得何谓“青蓝工程”,何谓“青蓝同心,携手共进”,我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争做青出于蓝胜于蓝,让理论之“剑”愈发锋利。
笔墨之“剑”,感受文字的力量。“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次公文写作的辅导。导师拿起我草拟的一份文件,只见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沉默数秒后便接着耐心地向我解释如何使语言更加精炼、逻辑更加清晰。他用红笔在我的稿纸上圈点勾画,每一次修改都像是在打磨一件艺术品般精雕细琢,从公文的基本格式到语言上的遣词造句,每一步都凝聚着导师的心血。在他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如何让文字插上翅膀,飞向更高的境界。那份最终完成的公文,不仅准确传达了意图,更蕴含了我对这份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与情感。在公文的世界里,我逐渐学会了以笔墨为“剑”,承纪检之魂,用文字构筑桥梁,连接理想与现实。
解惑之“剑”,展开心灵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案件,心中充满了疑惑。在“心贴心”交流活动中,我将困惑告诉了导师。他静静地听着,然后温和地对我说:“每一个难题背后都有解决之道,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深入探究。”他鼓励我深入基层走访,倾听他们的声音。我照做了,结果发现了一些之前忽略的细节,案件也因此取得了突破。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答案往往隐藏在问题的深处。面对困惑与迷茫,我们不再孤单,而是选择直面难题。只见导师手持解惑之“剑”,打通了与我们年轻干部沟通的桥梁,在这座桥梁上,我们倾诉心声、寻求答案;在基层泥泞的小路上,我们感受着工作的真实脉动;在与群众的对话中,我们汲取着最鲜活的生命力。
清廉之“剑”,坚守干部的底线。改进作风是一场自我革命。在一次交谈中,导师讲述了一位老纪检监察干部的故事,这位干部在面对巨大利益诱惑时,选择了严词拒绝,坚守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应有的模样。从此我明白,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必须要有坚如磐石的政治立场和清如明镜的政治品格,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无论遇到何种诱惑,都要坚守底线,不动摇,誓要以清廉之“剑”,捍卫纪检监察干部的清廉底色。
关爱之“剑”,开辟温暖的港湾。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们也需要一片宁静的天空,单位组织的文体活动和心理健康交流,如同一股暖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导师的悉心教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们在逐梦纪检路上迅速成长;同事的关心与支持,如同家人般温暖,使我们能够快速融入纪检监察这个大家庭;党组织的关怀则如阳光普照,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这份来自组织的温暖,成为了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正是这把关爱之“剑”,打通了我们心与心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当晨曦的第一缕光芒温柔地拂过回忆的长廊,我驻足于这时间的交汇点,合上了那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激之情。感谢“青蓝工程”给予我这样一个成长的平台,正是每一位导师以其无私的奉献,照亮了我前行的航道,让我能够在纪检监察的工作中乘风破浪。此后,我仍将怀揣着这份沉甸甸的感激,以满腔的热忱和不懈的努力,继续投身于纪检监察工作,让这份感激早已不仅仅停留在心底,而是更要在行动中开花结果、绽放光彩……( 李宏顺 ‖ 责任编辑 张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