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监督“三化”重在走深走实

来源 :勐腊县纪委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12-13 09:35:22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面临低增长风险,地缘政治冲突迭起,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想在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全国步调一致尤为重要,必须通过精准、有力、见效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一贯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政治监督,必须逐层深入、层层推进,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推动建机制、聚合力、净生态,破解实践中存在的“雾里看花”“隔靴搔痒”“虎头蛇尾”等问题,以有力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锚定方向: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其中具体化是基础,解决的是监督什么的问题。实践中,个别纪检监察机关对政治监督的内涵与外延把握不够准确,有的是扩张解释,认为政治监督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甚至出现胡乱扣帽子、打棍子等动辄上纲上线行为;有的理解过于狭隘,把政治监督等同于发现和查处政治纪律问题;有的是一叶障目,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够,重业务轻政治,不善于发现和研判处置政治问题。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推进政治监督的具体化,首先要解决虚化的问题。只有练就一双“政治慧眼”,找准监督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才能以具体求深入,督促和推动“两个维护”落到实处。

找准切入点,是具体化的首要任务,解决的是定位不准的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就是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开展政治监督,要紧盯“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决策部署,从细处入手、从实处发力,不仅看学没学、研究没研究、有没有会议记录、有没有方案,还看落实举措和实际成果,发现贯彻落实中存在的落差温差偏差,查找堵点瘀点难点,保障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

督促办理习近平总书记批示件是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要在完善落实机制,建立健全台账管理、督查问责、“回头看”等制度上持续用力,既监督过程也监督结果,用具体化的标准判断是否偏向、变通、打折扣,把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事情、强调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一件一件抓具体抓到位。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粮食安全、债务风险、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国之大者”作为政治监督重点。河南纪检监察机关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定政治监督专项清单,聚焦涉水领域防洪、供水、生态安全等重点开展监督;湖北省纪委监委围绕推动长江大保护,列出2023年度重点监督项目30个,以实际行动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如磐石。

找准结合点,是政治监督具体化的必然要求,解决的是落地不实的问题。政治监督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与本地区本部门的改革发展稳定、管党治党、选人用人等工作结合起来,融入工作的各个环节。紧盯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深入一线察实情、出实招,督促区域各级党委政府闻令而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链条、全流程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的战略规划落实到位。紧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稳妥开展“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政治监督,确保区域重点工作安排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紧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通过推动谈心谈话、落实巡视整改要求等方式,压实党委及其主要负责人的主体责任,通过听取汇报、重大事项报告等方式,压紧压实纪委监委监督责任。

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有的逐条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重要内容,既督促地方和部门制定党委(党组)贯彻落实的清单,又督促地方纪委监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建立监督台账,实现“一单清”“一账明”;有的聚焦重大项目开展专项行动,采取“清单制+责任制+限时制”方式强化监督,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服务保障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向善向好发展。紧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的重要要求,贵州省纪委监委开展贯彻落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专项监督,发现和纠治一批违规违纪问题,以铁的纪律确保政策落地、责任落实,以高质量政治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为贵州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找准着力点,是政治监督具体化的必由之路,解决的是履责不到位的问题。政治监督的直接任务就是发现、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近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先后严肃查处并通报了被“政治骗子”玩弄于股掌的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对中央环保督察的整改要求阳奉阴违的海南省委原常委、三亚市委原书记童道驰等一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典型案件,为如何在查办案件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指明了方向。

知易行难,如何把查办案件作为政治监督的坚固“后墙”、有力“后手”,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善于用政治眼光、从政治视角审视具体业务问题,挖根子、除隐患,研判业务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政治站位不高还是能力作风不硬,是履职担当不足还是制度机制不健全,是个别干部的表现还是政治生态受到污染,切实查找业务问题背后的政治偏差,筑牢国家政治安全屏障。要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准确把握问题事实、性质、程度、责任,把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搞清楚,从主观、客观、思想、态度、动机、行为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搞清楚是谁的责任、负什么责任,是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是领导责任、还是具体责任,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顺风耳”。此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指导案例作用,精心筛选、定期发布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典型案例,帮助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定性量纪尺度,用高质量执纪办案保障政治监督高质量推进。

找准靶子: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

政治监督精准化就是要解决泛化的问题,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分轻重缓急;不能抓小放大,只揪住细枝末节,忽视研判分析政治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因循守旧,“一个药方吃到底”,监督浮在面上、停在纸上。

开展政治监督,重在精准,也难在精准。要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结合实际明确监督重点,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树立见人见事的监督靶向,进一步压实责任、保障落实、推动发展,以精准求实效,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聚焦关键人,解决的是监督对象的问题。“一把手”是落实政治责任的“操舵手”。只有管住“关键少数”,牵住“牛鼻子”,政治监督才有震慑力和说服力。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关键是找准监督的“靶心”,围绕捍卫制度、落实决策、履行责任、行使权力情况强化监督,如河南省纪委监委协助省委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研究制定16项具体措施,围绕“五个强化”做实做细监督工作。还要持续探索管用有效的方式,实践中,有的地方采取信访分析、廉情抄告、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方式,多措并举增强监督实效;有的地方紧紧扭住自上而下监督这个抓手进行探索,建立上级“一把手”对下级“一把手”政治谈话制度;有的地方运用电视问政形式,邀请各级“一把手”上台现场述责述廉、接受质询,在做实做细对“一把手”监督上取得新成效。

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需要在细化实化上下功夫。上级“一把手”同下级“一把手”定期开展监督谈话时,要带着问题谈、带着线索谈,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进行批评教育,对存在轻微违纪问题的及时予以诫勉。监督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既要看“三重一大”是否上会讨论,还要看“一把手”是否坚持末位发言,是否注重集思广益,切实督促“一把手”和班子成员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聚焦关键事,解决的是监督为谁的问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站稳人民立场,主动把监督送到人民群众身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共产党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党内监督就在身边,才能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突出人民情怀,以专项整治为抓手,深化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盯住社保、义务教育“双减”、烂尾楼房等群众关切事项,通过嵌入式监督、走访式监督等发现线索,坚决查处背后的风腐问题,监督保障惠民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对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重点领域重点事项进行监督,督促职能部门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对责任空转、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践中要在区分情况上进一步下功夫,全面了解、精准识别,既严查漠视群众冷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也严查利用为民办事之机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优亲厚友等问题,切实让干部作风转变,让群众得到实惠。

聚焦关键时,解决的是监督时机的问题。与时俱进开展政治监督,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需要把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监督重点,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第一时间纳入监督内容,加大对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以有力政治监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要进一步加强对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的学习,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结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势、不同节点布局形势、本地本单位全局态势,精准把握监督的重点、力度、时机,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确保监督重点与现代化建设内在要求相适应相契合,最大程度发挥政治监督保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比如,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政治监督必须将重大网络舆情处置纳入视野,既及时主动开展线下监督,推动涉事地方和单位迅速行动、抓紧调查,实事求是做好处理,也推动稳妥审慎开展线上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遮遮掩掩、不弄虚作假,加强正面舆论引导,防止造成负面政治影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放大成效:推动建机制、聚合力、净生态

政治监督常态化就是要解决一阵风、时冷时热的问题。实践中,个别地方开展政治监督时紧时松、抓抓停停,甚至出现一阵风、风过不留痕的现象,在做好政治监督成果转化上不够及时有力,在追责问责、警示教育、以案促改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导致政治监督质效大大缩水。

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要把政治监督作为一种经常性工作、正常化工作,融入过程、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全要素监督、全周期管理,做到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以常态求长效、以长效促长治,推动完善机制、凝聚合力、净化生态,驰而不息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建机制是政治监督常态化的题中之义。实践中,有的建立政治监督清单制度,通过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落实清单,形成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体系,通过参加监督检查和专项行动等嵌入式监督时时“传压力”,通过列席重要会议、座谈访谈、电话调度、实地走访等跟踪式监督掌握“活情况”,通过重点工作一线走访、实地查看等调研式督导常挥整改“小鞭子”,把政治监督做在日常、抓在经常。有的建立政治监督闭环制度,从发现问题,到建立台账、定期调度进展成效、对账督促、动态跟踪,到限期办结,逐项销号,最后“回头看”督促整改,形成完整的监督闭环,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是政治监督常态化的常见抓手。纪检监察机关从个案、类案入手,剖析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制度因素和土壤环境,重点从“一把手”和领导班子、选人用人、政治文化等方面找准影响政治生态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提出优化政治生态的意见建议,做到既见“树木”、更见“森林”,既找“症状”、又挖“病因”开“药方”。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扎实推进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探索,如河南研究制定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中支撑性要素评价标准,通过整合运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巡视监督和省直相关部门掌握的信息资源,协调监督检查部门对联系地区和单位的政治生态开展分析研判,形成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山东纪检监察机关建立政治监督“线上+线下”活页,综合各方面情况研判被监督单位政治生态,推动监督常在、形成常态。

聚合力是政治监督常态化的必要保障。政治监督不能只靠单打独斗,还需多要素协同,畅通“血液循环”,构建大监督格局,推动联动监督由“物理结合”向“化学反应”转变。要在推动专门监督贯通融合上持续用力,通过建立完善“室组地巡”沟通协作、监督信息共享、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促进“四项监督”在决策部署、力量整合、措施运用、成果共享上更加协同高效。要在推动党内监督有机结合上持续用力,充分发挥纪委监委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推进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要在推动外部监督有效协同上持续用力,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强化配合联动、规范线索移送、深化成果共享,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贯通协同高效。近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审计署纪检监察组以深化审计成果运用为主线,积极推动审计监督同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推动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纷纷创新采用“一把手”在媒体晾晒业绩、“两代表一委员”参与专项监督等方式,凝聚起政治监督的合力。

释放数据生产力,推进智慧监督,不仅能弥补监督主体力量不足等短板,还能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各地围绕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民生服务保障等政策落实情况,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将核心业务数字化,同步嵌入业务监管规则,督促其既依照自身职责发挥效能,又强化关联互动、统一协调职能,共同构建各负其责、贯通协同的管党治党智慧监督格局。但实践中也出现重复建设、质效不高等问题,需要在加强前期研判、统筹规划、坚持运用上下功夫,让智慧监督平台既简且精,实现从“下面报、耳朵听”到“上面查、天眼看”,让监督从“瞪大眼睛看”向“数据碰撞算”转变。

净生态是政治监督常态化的终极目标。政治监督不能只做“前半篇文章”,要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对政治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深挖根源,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形成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政治监督闭环,推动全面优化政治生态。以案促改是衔接监督与办案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纷纷开展一案一警示、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等探索,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出纪律检查建议或监察建议,深化以案促改、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只有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才能让政治监督更具生命力,这就需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督促协调、上下联动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力构筑良好政治生态。河南省纪委监委积极用好政治监督成果,协助省委出台清廉河南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清明政治引领、清廉政府提质、清正干部塑造、清朗社会构建“四大工程”,开展“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专题纪律教育,推动建立全周期、常态化的纪律教育机制,推动全面净化优化政治生态。

聚焦“国之大者”,政治监督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有效抓手,是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有力保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不断提升监督的实效性、前瞻性和协同性,督促推动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文章关键字: 政治 问题 生态 关键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