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道:“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总是带着原生家庭的痕迹。这个痕迹便是家风留下的。家风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家庭每一个人的骨血中,成为家人间的精神纽带。
我的童年是充满爱的童年,我的父母给了我足够的爱,让我一生都沐浴在爱的春风里。
因为家庭原因,我打小便跟着姑爹姑妈住。从版纳老家到昆明,起初,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口音,最熟悉的就是只相处过两天的姑爹姑妈,也就是我的养父母。那时我天天哭,天天想回老家,姑妈为了让我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每天都带着我去上班,给我买好多我从未吃过的零食,每天陪我入睡,和我讲她小时候的趣事。姑父下了班便骑着摩托载我去玩,给我买漂亮的衣服,给我讲睡前故事,每天都会和我说:“宝贝,我们爱你”。尽管如此,还是无法阻挡我对亲生父母的思念。也许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也许也是因为姑爹姑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渐渐的我接受了一切,甚至改口喊我姑爹姑妈为爸爸妈妈。
和爸爸妈妈相处的日子里,平凡却很快乐,爸爸妈妈的恩爱让我觉得很踏实。爸爸每天都会换着买妈妈喜欢吃的菜,妈妈也会每天早早起床煮爸爸喜欢吃的面条。因为爸爸比较胖,弯腰洗脚不太方便,妈妈便每天帮爸爸洗脚。因为妈妈眼睛近视,每次都是爸爸帮她修剪指甲。有一次,因为妈妈把我第二天要交的手工作业不小心弄坏了,我就冲妈妈发了很大的脾气。“手工弄坏了再做就是,怎么能对妈妈发那么大的脾气,她每天给你做好吃的饭菜,给你洗衣服,你那么骂她,她该多伤心啊,况且妈妈也不是故意弄坏的,现在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爸爸严厉地批评了我。后面还发生过几次类似的事,但处理方式都差不多,都是公平公正地指出我的错误。这也让我知道,和人发生争执或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冷静下来多想想对方的优点,多一点包容、多一点耐性。
有一次,爸爸临时出差2天,妈妈做的饭菜没有吃完,我自告奋勇地要帮妈妈洗碗收拾,因为想着也没人吃了,便把剩饭剩菜全倒垃圾桶,收拾好后还期待着妈妈的表扬。“洗的确实很干净,可是剩下的饭菜放哪里了?”我指了下垃圾桶,妈妈顿时就黑脸了。“那半锅饭,明天可以做成香香的炒饭,吃不完的煮排骨明天可以做成糖醋排骨,吃不完的酸笋炒肉明早可以放在面条里……”说完,她低头把倒掉的剩菜剩饭全捡出来,拿给邻居的小狗吃了。正是有了耳濡目染的教育,直至今天,我也不会大手大脚乱消费,更不会浪费。
记忆中最为深刻的还是小学三年级的一次数学测试,因为没有好好听课,也没有复习,我知道自己肯定考不好,便找借口想在厕所里熬到下课。最后还是被老师找到。不出意料,我考了全班倒数第一。爸爸拿着试卷沉默了一会,随后找了一根小竹棍,狠狠地抽打我的小腿,我哭得泣不成声,哭着叫妈妈,只见妈妈在一旁紧捏拳头,流着眼泪,我嚎啕大哭,都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时候停止了动作,等我再抬头时,只见爸爸用湿毛巾轻轻的擦着我红肿的小腿,和我语重心长地说:“不会做题,就多问老师、问爸爸妈妈,但绝不能逃避,你越怕考试,就越不会做……”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学习上偷懒,面对不会做的题也不会再逃避。慢慢地,我的学习成绩上来了,这段经历也让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面对困难时变得更加坚韧、勇敢。
从懂事起,我从未见过爸爸妈妈吵架,也从未听见他们抱怨什么,家里都是欢声笑语。一次我问父亲:“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以前我们家那么穷,为什么从没听见你们争吵?”父亲说,“因为我要给你足够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教会我孝敬父母、疼爱手足、勤俭节约、真诚待人,让我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都怀有一颗包容、温暖、坚强的内心,让我对未来都充满期待,让我在生活的路上昂首挺胸。
或许我们给不起孩子动辄几百万的学区房,也没有足够的钱带他环游世界,买他所爱的一切,但我们可以身体力行,为孩子创造好的家风,让孩子在父母相爱的家庭里学会爱人、学会担当、学会勇敢、学会让自己幸福。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才能更温柔且坚韧地游走于世间。
穷养富养,都不如好家风的潜在滋养,爱如细风,润物无声.....(张童婉莹 || 责任编辑 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