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扶贫路上用真心换真情

来源 :保山市纪委监委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09-04 09:23:16

“今年我家的茶叶销售预计有10万多元的净收入。”

“今年猪价好,我养的10头猪卖了4万多元。”

“我家两个孩子在北京打工,预计收入5万多元。”

……

前些日子,我像往常一样到结对帮扶贫困户家走访,在与我结对帮扶的“亲戚们”拉家常时,他们在我面前高兴地炫起了“富”。看着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我内心无比欣慰。

这样的场景,在四年多前根本就想象不到。现在,群众已不再像刚开始挂包帮扶时那样不好意思说没有收入来源可算。

我结对帮扶的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在施甸县最南端的酒房乡旧寨村枇杷洼小组,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村民们散居在各个半山腰和山顶,山道弯弯,不是爬坎就是爬道,望去是人家,走上却要好半天。在雨季入户,常常会遭遇路滑摔跤屁股上“盖泥章”的情况。

第一次进村走访时,热心的村民小组长杨华春骑摩托带着我,在崎岖、狭窄、泥滑的山间小路上摇摇摆摆地行驶,我俩一路上最多的对话就是“慢点!慢点!”“别怕!搂紧我。”

最惊险的一次是2018年雨季的一天,我们一起去的10多名挂包干部在途中突遇山体滑坡,道路前后全部堵塞,我们被困在山间前无去路、后无退路,看着路上随时会塌方的山体,我甚至想自己这次可能就要“交代”在扶贫路上了。村里得知情况后,及时安排挖机前来清理路面塌方,才让我们绕道邻乡安全返回县城。当时的情景,现在仍然让我心有余悸。

“今年的古树茶生意很好,目前已经卖出7000多斤,有一个老板一次就订购了3000斤。”周应毕高兴地说。他家是我的一户“亲戚”,刚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他们一家6口住在20世纪80年代的土坯房中,父母亲常年多病,两个孩子正在读书,记得第一次入户那天,他低着头,长时间不吭声,不知道自家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有多少,最后七算八算家庭人均纯收入也就是2200多元,生活举步维艰。

“我也着急呢,住房快塌了没钱修,老人病多需要照顾,两个孩子正是读书时候,出门打工又去不了,我也不知道咋办了。”最初与周应毕聊起如何改变现状时,他说出了自己的难言之隐。

“国家有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你们家考虑下搬迁到集镇去,搬迁后老人看病方便了,孩子读书条件更好了。”

“你们家有20多亩古树茶资源,这几年古树茶销路不错,你边学管理和加工技术、边学做经营销售,应该会有账算呢。”

就周应毕家如何脱贫的问题,我和村干部、驻村扶贫队员多次入户,帮他家出点子、想法子。

在大家极力鼓励下,周应毕家于2017年底从深山搬迁到了乡集镇安置点,新居117.84平方米,非常漂亮。搬迁后,又鼓励他采取“走进集镇,经营乡村”发展思路,把老家山里快要被荒废的20多亩古树茶园经营起来,做古树茶叶加工销售,并为他申请了70000元扶贫小额贷款,解决了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目前,周应毕的茶园由20多亩扩展到了70多亩,不仅实现了自己脱贫摘帽,还带动了村内20多户建档立卡户增收。

自到旧寨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我不记得入户走访了多少次群众,走过了多少条崎岖的山路,也记不清屁股盖了多少个“泥章”。但是,我记得每到一家,他们都会拿出核桃、瓜子来热情招呼我们,常常挽留我们吃饭,我们和群众就像是一家人一样,谁家有灾有难了,大家都会慷慨解囊伸出援手。

“以前是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现在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看病也不用跑到30公里外的乡卫生院,娃娃上学10分钟就能到学校了……”在村口,70多岁的李中华老人拉着我的手感慨道。

如今,在项目扶持下,旧寨村14个村民小组全部完成了村组道路硬化,我的6户“亲戚”所在的枇杷洼小组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从寨中横穿而过,泥泞不堪、“盖泥章”已成为过去时;一座建筑面积16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取代了原来低矮破旧的简易房;小学建设得漂漂亮亮,成为全村最靓丽的景点。

“你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情,我们也要动起来、干起来,靠双手把日子过好!”闲聊时村内的几位老人说。

山区群众是朴实的,更是懂得感恩的,我们以诚换心,以行感人,激发和带动群众动起来、干起来,脱贫摘帽才有希望。

当看到大家的住房、生活、村庄环境以及精神面貌发生的变化时,虽然脱贫攻坚工作一路走来非常艰辛,但是再苦再累我也感觉到帮扶成果满满,深深感受到群众已逐步过上了幸福生活。(赵贵银)


文章关键字: 孩子 收入 茶叶 猪价 北京